这样防晒更安全

This was published in my health column in the New York Times Chinese edition《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here. It’s a translation of my article on sunscreens.


通常我对自己的爱尔兰血统非常自豪,但祖上不幸也给我留下了一大遗留问题,那就是苍白的、特别容易晒伤的皮肤。我妈妈怀着我和我的双胞胎弟弟时,医生在她的腿上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黑色素瘤,需要立刻手术。好在我们大家都平安无恙,但家族史加上肤色,使我有更高的机率患上黑色素瘤和其他皮肤癌。近10年来,皮肤癌在全球发病率出现显著上升,肤色较深的亚洲人原本认为较少罹患皮肤癌,但由于臭氧、空气污染物、感染等多方面影响,数据表明中国的皮肤癌发病率也有上升势头,而香港医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的数字显示,香港在1997年有430宗皮肤癌的新症,在2007年则有815宗新症,数字上升接近一倍。

sunscreens cancer SPF在防晒方面有哪些基本注意事项呢?家长们尤其需要保护家中的幼儿免受日晒伤害,事实上,已有很多研究显示,如果在童年严重晒伤过,创口起了水疱,那么这将是成年以后患黑色素瘤、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主要致病风险。美国儿科医生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认为不满6个月的婴儿不应受太阳直晒,因为他们的皮肤特别白皙娇嫩。而对于大部分儿童和成年,使用防晒乳、适当的衣物、避免在早上10点-下午4点(或者参考你所在地的紫外线辐射指数)日照最强烈的时候外出,是避免伤害的最主要方式。

衣服有多么重要呢?对于任何年龄层的人来说,它都是防御日晒的第一道防线,但雪白的T恤的防晒指数(Sunburn Protection Factor, SPF)只有7,所以穿着这类衣服很容易晒伤。较厚的深色衣服则可提供SPF15甚至更高的保护。但我也很郁闷地十分了解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我整天在外游泳玩乐,就算是深色的T恤也不够。

在这种时候,防晒霜就能派上用场了。有研究表明,优质的防晒产品可以减少患皮肤癌,尤其是鳞状细胞癌的风险。一项澳大利亚研究显示,患上述癌症风险降低,有四成原因来自于使用了SPF16的广谱防晒产品。而防晒霜抵御更致命的黑色素瘤的证据事实上却并不是那么强有力,目前已知的最好的研究于2010年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这项随机双盲试验在10年里,追踪了澳大利亚的1600人,而澳大利亚是全球皮肤癌最高发的地区。那些惯常使用防晒霜的人患侵袭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性减少了73%,不过随文章发表的编者按质疑了研究的统计显著性。虽然如此,我仍然同意这篇编者按的结论:“对于防晒产品在预防黑色素瘤效用方面虽存在疑问,但科研人员和医生不应就此止步,不再向人们建议使用防晒产品……除了使用防晒产品,人们还应避免受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应穿着衣物使皮肤免受阳光直线,而室外娱乐场所也应设置防晒设施。除此以外,在使用防晒产品之余,人们也应对皮肤进行定期自查。”

但什么才算是优质的防晒产品呢?现在,在国内大城市的商场里恐怕能找到整整一面墙的防晒产品,里面的品牌林林总总有几十种,包装花花绿绿,SPF值相差悬殊,并且有号称专为婴儿、女性、男性量身定制的产品,这让身为消费者的我们感到眼花缭乱。所以,先来看看挑选防晒产品的基本要求:

购买广谱防晒产品:产品上注明SPF值50甚至70,并不意味着这个东西特别好,因为SPF评级系统衡量的只是阳光中的UV-B射线晒伤,并没有衡量UV-A射线。UV-A射线通常不会把你晒成个大红脸,但它要险恶得多,能渗透入你更深层的皮肤,带来更微妙但也更持续的癌前DNA损伤。因此在购买防晒乳时,你应该参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新规定,购买商标上注明“广谱”(broad spectrum)字样的产品。这表明它的配方可同时阻止UV-A和UV-B两种射线。

SPF30足矣,别浪费钱买SPF50或更高的产品:SPF15已算是个不错的起步产品,因为它能阻挡93%的UV-B射线,但我同意美国皮肤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的建议,通常使用SPF30的产品。SPF50或更高,看起来倒是挺炫,但从临床上来看所起到的额外防护作用相比SPF30的防晒霜,可谓微乎其微。SPF30可阻挡97%的UV-B,而SPF50只高出了一个百分点,至98%。事实上,欧盟认为这会对消费者产生巨大的误导,因此禁止所有产品标注超过SPF50,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在对这项姗姗来迟的禁令进行最终评估。

使用的量多点,再多点:研究表明,我们中有很多人每次用防晒霜的量都不够,这导致我们无法得到充足的保护。通常成年人每次得擦1盎司(30毫升)的防晒霜,才能将自己从头到脚保护起来。

别在户外停留太久:很多医生都认为大家,尤其是儿童,擦了防晒霜后很长时间仍然暴露在阳光下,忘了按指引反复涂抹,或者刚开始时就没有用足量,而这会增加其患黑色素瘤的风险。

全年使用:这个说法也许会让很多人意外,但美国皮肤病学会推荐这样去做。紫外线在春秋冬三季可能要弱些,但仍可不断累积,造成皮肤伤害。你至少应考虑每天擦SPF值起码为15的面霜,并且脸、耳朵和脖子都要擦到。我本人是自从读大学起,每天都会使用SPF20的须后水,常年不辍。

防晒产品的成份同样五花八门,当中有很多被批准的化合物,而这想必会加深你的疑惑。一些组织,尤其是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独立环境健康研究和倡导组织“环境工作小组”(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声称在防晒产品中两种常见的成份羟苯并唑和棕榈酸视黄酯(维生素A派生物)对健康有害,因此不应出现在防晒乳中。比方说,这个组织的网页描述了羟苯并唑的危害,包括会“破坏荷尔蒙;在长期喂养研究中发现可影响生育,改变器官重量;增加光过敏机率;少量证据表明可改变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妇女子宫内膜异位可能性。”不过,目前没有任何国家的药物监管部门禁止使用这个成份,也没有大型医学机构认同这个组织的观点。这个组织所援引的研究主要都是在动物身上或试管中进行的,没有人体试验,也没有任何大型人体试验显示它可带来严重危害。美国、欧盟和加拿大都认为这两种化合物是安全的,而且在使用20多年后依然如此。美国儿科医学会就防晒霜发表的声明中,没有对这些化合物或其他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在防晒乳中使用的化合物提出任何警告。美国皮肤科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Dermatology)去年夏天发表了一份更新版的声明,重申了对这两种成份的支持。

要是你对这些成份仍然心存顾虑,国内市面上还有上百种防晒产品完全不含这两种成份,而且仍能为你和孩子们提供完美的广谱防晒保护。羟苯并唑其实在防晒上的效果还不如其他化合物,比如阿伏苯宗,所以你可以寻找到替代品。而棕榈酸视黄酯也不是非要不可的成份,它并不能阻挡阳光,加入防晒剂中据说只是为了防止受日晒而导致皮肤老化。美国儿科医学会特别推荐含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的产品,因为它们是物理防晒,不会被皮肤吸收。如果你希望得到更多消费者指引,可以阅读《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的独立测试结果,或参考《消费者调查》(Consumer Search)的防晒品成份指南,这份指南也对天然防晒用品进行了点评。


Follow me on Facebook: @BainbridgeBabaDoc
Photography: www.richardsaintcyr.com